close

 

  所以我們提出,學佛要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,存心,心是什麼?這就是我們在這一段經文裡面所學習的菩提心。直心就是真誠心,一定要用真誠心待人接物,沒有虛偽。

  菩提心的自受用,深心,《無量壽經》上講得很清楚,清淨心不染污,我們拒絕、不接近染污,自私自利是染污、名聞利養是染污、五欲六塵是染污、貪瞋痴慢是染污,我們要知道遠離它,不要被它染污。

  平等心,平等心是真心,我們放下貢高我慢,認真去學謙虛卑下,平等心就現前了。

  覺而不迷,慈悲一切、憐憫一切苦難眾生,我們從這裡下手,常常存這個心。這個心也就是古聖先賢所說的孝悌忠信,我們用十善業修身,處事待人接物,這有標準。

  在中國過去,確實是有這個方法,除了佛家的《十善業》,還有儒家的《弟子規》,有道家的《太上感應篇》,這些是寶!千萬年來,中國人這個族群傳家之寶。我們後世做子孫的,這個寶能幫助我們一生得到平安、得到幸福。  對個人來講,身心健康,煩惱輕,智慧長;對家庭是和睦家庭,家和萬事興,帶給社會安定,帶給世界和平,你說這不是寶什麼是寶!

  我們認知這個東西是寶,最好你去念《了凡四訓》,這一本書在台灣流通得很普遍,應該到處都能找到,你讀了這個東西之後,你才能認知儒釋道有三寶,把這三寶找回來就能救自己、就能救我的家、就能救社會。

  這個事、這些道理不能不懂。

 

文摘恭錄—大方廣佛華嚴經(第二0六二卷)2009/11/14 檔名:12-017-2062

 

病從哪裡來(上集)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拈花微笑(Emily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